化衝突為成長
化衝突為成長
王友倫
小君
ZEEV
13分38秒
解決三個關鍵課題
● 獲利與成長
● 短期與長期
● 單位與公司

 

 


有些目標似乎彼此之間就存在著衝突,例如,策略到底應該著眼在獲利,還是成長?重點要放在短期還是長期?另外,個別事業單位的表現,也常常和公司整體的成功有衝突,這些往往很難取得共識。因此,許多公司剛剛開完年度的策略規劃會議,但又是吵吵鬧鬧地毫無結果,為了績效問題爭執不休!尤其是目標之間的衝突,大家彼此的壓力都很大,怎麼樣都擺不平。

當召開年度策略規劃會議的時候,大多數的公司都會落在兩種極端之中,一種是「一團和氣但功能不彰」,這類的會議往往盡量避免衝突,並追求意見的一致,結果卻使得重要的問題無法解決,對這類的公司來說,共識代表著「沒有明顯的異議」,但卻不是「對決議與行動的共同承諾」。這種看似沒有衝突的氣氛,常常讓人誤以為團隊成員意見一致而且齊心協力,但事實並非如此;另一種極端是「劍拔弩張但也功能不彰」,大家在議題上各懷鬼胎,為了顏面與地盤之爭,阻礙了公司真正該做的事,緊張的氣氛讓員工把精力花在彼此的對立上,而不是站在公司整體的利益思考。

當公司想要營收成長,售價就不能夠高,才能搶佔市場,但這樣做,會損害獲利;相反地,如果講究獲利,就得維持較高的價格,那麼又妨礙業務的拓展。每當有主管提出利潤與營收成長無法兼顧時,吉百利食品公司的前執行長桑德藍就會告訴他們一個寓言故事:在遠古時候,人們還居住在泥屋的時代,人類對於想要同時得到光線與溫暖的這個難題苦思不得其解,因為假使在屋子的牆上挖一個洞,這樣就可以讓陽光照進來,得到充足的光線,但是同時冷風也會吹進來,喪失掉溫暖;但如果把洞封起來,雖然可以維持溫暖,卻得不到光線。其實,只要用一片玻璃,就可以同時得到光線與溫暖,因此,桑德藍常常會問:「這片玻璃在哪裡?」、「請大家找出這片玻璃。」

桑德藍希望部屬能找出同時讓利潤與營收達到成長的方法,就如同找到製成玻璃的方法一樣,他藉由要求部屬提出兼顧獲利與成長的公司策略,刻意把壓力加諸給高階幹部,因為他發現這種壓力可以為團隊激發更多的能量,並且提高團隊成員思考與辯論內容的品質。

因此,最完美的狀況是領導團隊的互動模式中存在建設性的壓力,運用適當的績效壓力產生衝突,而衝突以適當的方式解決,在足夠的共識基礎上,讓不同的意見擦出火花,幫助公司得到更好的決策。每位執行長都必須妥善掌握與運用適當的壓力,以純熟的手法巧妙地加以提高或降低,這是高階主管可以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,才能夠帶領公司集中力量,發揮公司的所有潛能。